2021年国内垃圾发电龙头“海外”那些事! 11月16日,中国天楹发布公告称,收到招标人Perusahaan Umum Daerah Pembangunan Sarana Jaya发出的中标通知书,确定由中国天楹和印尼PT Aka Sinergi集团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首都特区南部服务区垃圾处理合作项目。北极星固废网注意到,进入“十四五”规划后... 2021-11-19 09:51:23
黑龙江:秸秆“五化”利用出奇效,小秸秆变身大能源 “以往不敢烧,现在是舍不得烧,今年村里2.2万亩地的秸秆全部离田。”11月初,秋收落幕,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柳河镇永利村,一台台秸秆打包机正在田间作业,永利村党支部书记杨士有兴奋地说。为了抢在落雪前将秸秆离田,木兰县组织了20支专业服务队,动员300台(套)农机具,24小时不间断作业。玉米收割后留在地上的秸秆,被打... 2021-11-19 09:50:24
“十四五”重庆市将建18座垃圾焚烧发电厂 10月25日,由重庆社会科学院承担的《深化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大城智管,推进制度化建设研究》课题结题评审会在重庆举行。重庆日报记者从结题评审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我市城市管理领域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将建设18座垃圾焚烧发电厂、6座垃圾填埋场及1座垃圾综合处置项目,加快建设以资源化利用为主的厨余垃圾处置设施,全市基本建... 2021-11-16 09:49:40
生物质发电:清洁能源的另一角 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明确,生物质发电也即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除了风电、光伏、核电等能源外,还有一种清洁能源值得关注,就是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发电的一种技术,大致分为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和沼气发电,而农林生物质发电从发电技术上又可分为直接燃烧发电和混合燃烧发电。领先世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1-11-12 15:37:30
1.86亿元中央资金支持内蒙古综合利用秸秆 眼下,随着北方地区秋收进入尾声,秸秆处理成为一项当紧的工作。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获悉,今年,中央财政投入1.86亿元支持内蒙古9个盟市的23个重点旗县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助推农村牧区绿色发展。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科技教育处副处长李向前介绍,这批资金主要用于补贴秸秆粉碎机械、收集打捆设备、生物... 2021-11-12 15:36:32
我国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3536.1万千瓦 发电量1206亿千瓦时! 日前,国家能源局答记者问时,介绍了我国生物质发电建设和运行情况。2021年1-9月,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554.7万千瓦,累计装机达3536.1万千瓦,生物质发电量1206亿千瓦时。累计装机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山东、广东、浙江、江苏和安徽,分别为399.7万千瓦、337.9万千瓦、288.2万千瓦、255.2万千瓦和230... 2021-11-09 15:39:03
东南亚清洁能源转型前途未卜 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燃煤供能的排放问题可能会阻碍东南亚地区的能源转型进程。国际能源署表示,东南亚地区的能源转型面临挑战,因为该地区的能源需求预计将继续上升,而充足的新燃煤发电能力仍在开发中。“毫无疑问,我们需要立刻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来实现减排承诺,”国际能源署执行主任玛丽·布鲁斯·沃里克(Mary Burce Warli... 2021-11-05 11:01:34
冀北电网新能源装机突破3000万千瓦 10月30日21时50分,随着河北张家口禾润阿拉素风电场并网投产,冀北电网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3000万千瓦,达到3002.8万千瓦。当前,冀北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在全国省级电网中位居第五。截至10月底,冀北电网风电装机容量达2066.6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936.2万千瓦;新能源最大出力达1266万千瓦。1~10月... 2021-11-03 11:01:55
中国能建首个生物质电站1号机组并网发电 10月30日,由中国能建投资建设的黑龙江肇东市生物质热电联产示范项目1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机组各系统运行平稳,各指标参数优良。据悉,此次新建的两台40兆瓦高温超高压一次再热机组,每台机组配置1台130吨循环流化床锅炉和1台40兆瓦抽凝汽轮发电供热机组,燃料以秸秆压块为主,是国内同类型总装机容量最大的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 2021-11-01 11:00:13
新疆加快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着眼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服务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围绕加快国家“三基地一通道”建设,我区补齐能源基础设施短板弱项,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全区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获悉:1—8月,全区能源产量实现较快增长,能源供需总体平稳,原煤产量18590.2万吨,同比增... 2021-10-29 09:33:33